近日,由珠江水產研究所育種室龜鱉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李偉副研究員和朱新平研究員等人研發的“一種中華鱉雌性特異Rab35基因及其應用”(ZL202310860496.9);“一種中華鱉精子特異表達分子標記及其應用”(ZL202310860495.4);“鑒別絳蟲Testudotaenia sp.WL?2016的分子標記及應用”(ZL202310232583.X)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上述發明:第一,可實現在基因層面快速、高效地檢測個體性別,有利于實現多樣本、大規模群體的性別鑒定,不受樣本量和養殖時期的限制,為中華鱉單性繁育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和思路,有望推動中華鱉養殖業的持續發展;其次,可實現在基因層面快速、高效地輔助判斷中華鱉雄性的睪丸成熟程度和精子產生量,為選育高繁殖力和優秀雄性親本提供了科學參考和有效手段;最后,能夠快速檢測并區分中華鱉絳蟲。從而在分子層面上實現了對中華鱉絳蟲的快速、準確鑒定,為中華鱉絳蟲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斷和治療、水產動物進出口檢疫等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