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劉乾甫助理研究員等人完成的“一種漂浮式河流清潔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21 1 1096970.2。
河流水體表層漂浮物是河流污染的一種形式,其在河流中大量出現,會給人們日常的生活生產帶來不利影響:除了會帶來消極的視覺沖擊、造成水質惡化等問題,還會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進一步破壞生態環境,威協到人們生活用水安全。在河流航運和捕撈業中,大量漂浮物的出現,會阻攔船只出航,造成航運機械部位損毀;在水電工程中,水壩前方大量聚集的漂浮物經常會影響到水電部件的運作,如危害水電站水口,降低水電工程核心區的發電效率,對核心區的運轉安全性構成威脅。鑒此,申報人設計出一種漂浮式河流清潔裝置,用來清理水體表層的漂浮性污染物。
該發明裝置包括:搭臺和對稱安裝在搭臺底部的浮筒,搭臺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盤,底盤的頂部設置有用于撥動河流表面垃圾的攪拌機構,浮筒的上方設置有用于遮擋河流表面垃圾的攔物裝置,搭臺的外側設置有用于清理河流表面垃圾的打撈裝置,搭臺的上方設置有用于清除打撈裝置的刮除裝置;本發明通過圓形套筒對飄浮在河流表面上的垃圾進行擋護,通過多個撥板在河流表面進行旋轉攪拌,使水面振動產生水波,并一圈一圈的向圓形套筒的內壁四周擴散,河流表面上的垃圾也隨之起伏,便于對河流表面上的垃圾進行集中打撈,避免重復打撈多次才能將漂浮的垃圾清除干凈,實用性高,打撈效果好。該裝置可以協助清除河面雜物、垃圾和水草等,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環境。
本發明裝置在清理水體表層懸浮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