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漁業水域,fisheries water:魚蝦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游通道以及魚蝦貝藻類的養殖場。
62.生境,habitat:生物生存棲息場所。包括生物所需的生存條件以及直接影響它的生態因素。
63.水污染,water pollution:因人為因素或自然過程直接或間接將物質排入水體中,引起水體發生影響水生生物正常繁殖生長的水質變化。
64.傾廢,dump:全稱“傾倒廢棄物”。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運載工具,向海洋傾倒廢棄物和其他有害物質的行為。
65.公害,public disaster,public nuisance: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對公眾安全、健康、生命和生活造成的危害。
66.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又稱“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水體的,其物理、化學性質未發生變化的污染物。
67.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又稱“繼發性污染物”。排入環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學因素和水生生物的作用下發生變化,或與水中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形成的物理、化學性狀與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68.無機污染物,inorganic pollutant:對水體造成污染的無機物。
69.石油污染,oil pollution:在石油的開采、煉制、貯運、使用的過程中,原油或石油制品進入水體、灘涂、土壤造成的污染。
70.本底污染,background pollution:水域不受局部水體污染影響的中尺度水體平均污染狀況。在新開發的養殖區環境評價中也指開發前的污染狀況。
71.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人類活動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質,使水體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所造成的污染。
72.熱污染,thermnal pollution:大量的熱能排放水體,使水溫升高,水中溶解氧減少,造成水生生物生存條件惡化的現象。
73.水體污染,water body pollution:污染物進入水體,使水體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降低水體使用價值的現象。
74.化學性污染,chemical pollution:改變水體化學性質的污染。
75.物理性污染,physical pollution:改變水體的物理特性的污染。
76.生物污染,biological pollution: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和某些昆蟲等進入水體,或某些藻類大量繁殖,使水質惡化的現象。
77.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大量進入湖泊、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下降,水色渾濁,水質惡化的現象。
78.廢水,waste water:生活或生產活動用過的水。
79.無機廢水,inorganic waste water:主要污染物是無機物的廢水。
80.工業廢水,industrial waste water:各類工礦企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一切液態廢棄物的總稱。
81.生活污水,domestic sewage: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
82.水體自凈,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受污染的水體由于自身物理、化學、生物等的作用,使污染物稀釋、擴散,濃度或毒性逐漸降低,經一定時間后恢復到污染前狀態的過程。
83.自凈作用,self-purification:受污染的水體由于自身物理、化學、生物等的作用下使污染物濃度降低的過程。
84.廢水處理,waste water treatment:將廢水中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成無害物質的過程。
85.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天然和合成有機物通過微生物代謝作用得到分解的現象。
86.物理處理,physical treatment:通過物理作用降低廢水中污染物濃度或總量的處理方法。
87.化學處理,chemical treatment:利用化學反應改變水體中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進而從水體中將污染物除去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
88.沉淀處理,sedimentation treatment:利用廢水中懸浮物與水的不同比重,借重力沉降作用,靜置使懸浮物沉到水底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
89.氧化處理,oxidation treatment:利用化學氧化反應使廢水中污染物轉化成無害或無毒形態的一種廢水化學處理方法。
90.需氧生物處理,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利用好氧細菌或兼性厭氧細菌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