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廣東省科技特派員、珠江水產研究所水產病害與免疫研究室鞏華副研究員應邀出席粵西小棚蝦高質量發展大會,并做技術培訓。
會議由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溫仁經理主持,恒興區域副總裁莫爵君致辭。鞏華副研究員做了題為《低迷行情下,小棚蝦養殖效率提升方案探討》的報告,首次就高密度養殖提出了“332”模式,即三“良”(良種、良機、良法)、三“多”(多維、多礦、多糖)及兩個“氣”(氧氣、氮氣)。在良種方面,鞏華強調了蝦苗的重要性,指出苗種是養殖的關鍵要素之一。他提到了蝦苗的檢疫和適量投喂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在良法方面,他詳細探討了投入品的科學使用,特別關注了飼料和維生素、中草藥和礦物質的應用,特別指出中草藥在替代抗生素添加劑方面的重要性。在良機方面,鞏華強調了設備的合理使用,以實現節能和成本節約的效果。此外,他提到了日常保健和調水的重要性,包括增氧機和碳氮平衡、益生菌的應用,以維持蝦的健康狀態。最后,鞏華強調了數據的重要性,無論養殖是否盈利,都應以數據為依據進行決策。他總結說,“332”模式是珠江所對近年來高密度養殖健康與安全工作的總結,綜合考慮多個因素以提升效率。
此次培訓效果良好,受到與會的近100名參會人員的熱烈歡迎。會議結束后,與會人員參觀了國家863恒興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