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依托珠江水產研究所的農業農村部熱帶亞熱帶水產資源利用與養殖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2022-2023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在珠江水產研究所召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杰研究員、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等13名學術委員出席了會議。珠江所所長徐瑞永及重點實驗室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主任委員劉英杰主持。
會議上,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新平研究員從實驗室概況、實驗室建設、實驗室科研工作與成果及實驗室面臨挑戰等四方面做了2022-2023年度工作總結匯報,田晶晶副研究員和劉海洋博士分別作了《草魚品質調控機制與提升技術》及《鱧基因組資源挖掘與重要經濟性狀遺傳解析》的學術報告。報告后,與會委員進行了充分討論,首先一致肯定了重點實驗室這兩年來在遺傳育種、水產健康養殖與營養及基因資源開發和轉基因魚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在圍繞主要養殖品種、研究系統性及研究深度、全產業鏈發展、對外合作交流、材料匯總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劉英杰研究員進行了總結發言,從“生存發展”、“鞏固提升”、“拓展成熟”以及科學方法論等方面對重點實驗室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實驗室主任朱新平研究員首先感謝了學委會的肯定及鼓勵,表示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落實各位委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在育種、養殖及基因編輯技術等領域獲得更大的進步,以科技創新推動淡水漁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