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葉星研究員團隊完成的抗病轉基因羅非魚“珠研1號”獲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轉基因生物中間試驗”的批文(農基安辦報告字[2018]第660號)。
在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等的支持下,該團隊開展了抗病轉基因羅非魚的培育并取得重要進展。通過開發(fā)比較金魚Tgf2轉座子和巨核酸酶I-Sce I介導的基因轉植技術,證實兩種方法均可有效提高斑馬魚基因轉植的效率與整合率。通過高通量測序獲得受鏈球菌感染的羅非魚轉錄譜數據,從中挖掘出可受溫度與細菌感染調控轉錄的熱激蛋白基因Hsp70的啟動子;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制備6種魚蝦溶菌酶重組蛋白并比較其溶菌活性,選取具較強溶菌活性的羅非魚C3溶菌酶(c-type lysozyme 3)作為轉植靶基因;構建了基于Tgf2轉座子系統(tǒng)、Hsp70啟動子驅動的C3基因轉基因元件,通過顯微注射獲得轉基因羅非魚,并已獲純系。轉C3基因羅非魚“珠研1號”的F2和F3代均具有較高的C3基因表達水平與較強的抗病力,說明Hsp70基因啟動子驅動的溶菌酶基因可提高受體魚的抗病力。“轉c-type lysozyme 3基因抗病尼羅羅非魚珠研1號”現已獲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轉基因生物中間試驗”的批文。通過進一步擴大培育及相關生物安全評估,有望為羅非魚養(yǎng)殖業(yè)提供抗病品系,促進羅非魚養(yǎng)殖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