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名單,并為入選者頒發了獲獎證書。珠江所曾偉偉助理研究員2011年在《水生生物學報》上發表的《一株草魚呼腸孤病毒弱毒株的分離、鑒定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學術論文成功入選2013年度F5000論文。
2010年,曾偉偉所在研究團隊成員 從江西南昌患出血病草魚體內分離出的草魚病毒(暫命名為JX09-01)能使草魚腎臟細胞(CIK)、草魚肝細胞(L8824)、草魚吻端成纖維細胞(PSF)產生明顯的細胞病變效應(CPE)。感染CIK 細胞固定后經電鏡觀察,發現細胞質內有大量病毒聚集, 形態和排列方式與已報道的草魚呼腸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相似。針對GCRV 873 株S6 基因設計的簡并引物可以從病料組織和感染細胞中擴增出目的條帶, 而針對GCRVHZ08 株S6 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未能擴增出目的條帶。對JX09-01 株的S6 全基因進行序列分析表明, 其核苷酸序列同GCRV 873 株和HZ08 株的同源性分別是99.3%和30.4%, 推導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別是98.6%和30%, 說明草魚病毒JX09-01 株為草魚呼腸孤病毒。用JX09-01 株接種當年8—10 cm左右的草魚, 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 不能致草魚死亡。用傳代至15 代的CIK 細胞病毒液進行免疫保護試驗, 結果顯示其對強毒株的免疫保護率達到86.7%。新分離到的JX09-01 為草魚呼腸孤病毒弱毒株, 可作為弱毒疫苗的候選毒株。
自2015年1月開始,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中國學術期刊文摘》開設專欄,分學科刊登“F5000項目”入選論文的摘要,同時還向湯森路透集團、 愛思唯爾等國際著名出版機構推薦F5000的作者及論文信息,為F5000論文作者及論文提供更好的展示平臺,展示我國優秀學術論文,擴大作者的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