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種業是水產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命脈,水產種業科技創新牢固支撐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大國地位。為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加強種業創新攻關,發掘優異基因資源,研發先進育種技術,創制優異種質,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水科院于2021年啟動種業創新攻關計劃,設立強種工程、培優工程和趕超工程,珠江所有6個物種列入計劃,其中大口黑鱸列為強種工程。圍繞大口黑鱸高產耐高溫新品種培育與種苗高效生產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在前期已經培育出生長速度快的大口黑鱸“優鱸1號”和易馴食人工配合飼料“優鱸3號”2個水產新品種,建立了良種規模化擴繁技術、早繁技術和反季節繁殖技術3項關鍵技術等工作基礎上,收集、保存了臺灣群體、北方亞種選育群體等;建立了種質的耐高溫性能評價技術,對不同來源的種質進行評價,顯示亞種間正交子代(佛羅里達亞種♀×北方亞種♂)的耐高溫能力最強;建立了不同亞種及其雜交子代的分子鑒定技術,精準鑒定了大口黑鱸的不同家系;基于39個已建立的大口黑鱸家系,針對多個目標性狀,開展綜合選育。


圖1.大口黑鱸不同群體的遺傳學分析
二是完成了10個不同來源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分析,繪制了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和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挖掘了一批性狀相關分子標記;初步建立了性控育種技術,開發性別特異分子標記,獲得超雄魚和全雌群體。

圖2.大口黑鱸全基因組遺傳圖譜

圖3.大口黑鱸性別特異分子標記
三是以耐高溫為主要目標性狀,開展大口黑鱸雜交育種研究,獲得了雜交新品系1個,具備明顯的耐高溫特性;以生長速度主要目標性狀兼顧馴食率、成活率和體型,采用群體和家系選育技術結合,獲得快長的大口黑鱸“加得豐”新品系,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快長、飼料利用率高且體型好。

圖4.快長大口黑鱸“加得豐”新品系
四是建立了特定病毒的快速檢測技術,制訂出SPF苗種培育操作規范,依托合作企業,年生產良種水花60億尾以上,培育3-4cm規格苗種成活率40%以上。

圖5.SPF苗種培育技術
五是創建基于大口黑鱸“優鱸3號”品種選育、科學配套養殖技術和優良養殖環境調控技術相集成的“三優”養殖模式,實現養殖全程不換水、病害發生率大幅度降低,提早上市15天以上,效益提高18-25%。

圖6.大口黑鱸“三優”養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