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打贏種業翻身仗;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的通知》(農種發〔2021〕1號)和《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實施方案(2021-2023)》的有關要求,為掌握我國藍鰓太陽魚(Lepomis macrochirus)代種質資源特征及保存現狀,根據華南淡水養殖種質資源調查組的工作安排,制定了《藍鰓太陽魚種質資源調查方案》,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分別選取了包括廣東省內的1省級良種場、1個龍頭企業和1家養殖場共3個調查點。
藍鰓太陽魚(L.macrochirus),俗稱太陽魚屬輻鰭魚綱鱸形目太陽魚科太陽魚屬的一種,其肉質細嫩,無肌間刺等優點,原生廣泛分布于北美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中。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開展試驗性養殖,并逐步發展為特色淡水養殖品種,近年來,在廣東珠三角地區形成了規模化養殖產業及良好發展態勢。

調查小組按照調研方案的內容,統籌安排現場采樣調研。截至2022年底,總計采集和保存核心種質資源90余份,測量生物學數據720條,對比檢測了不同群體間肌肉營養品質、生理生化和遺傳多樣性等60項關鍵參數指標的顯著性差異特征。其中,遺傳多樣性分析發現我國養殖的藍鰓太陽魚種源較為單一,群體間遺傳分化程度低,加之苗種生產多數是無序的自繁自養,存在較高近親繁殖風險,因此苗種生產模式亟待優化升級。
本次調查工作為首次系統了解我國藍鰓太陽魚(L.macrochirus)種質資源現狀,將為特色養殖品種太陽魚可持續開發利用及優異種質創制提供科學參考,助推養殖業穩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