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珠江漁業資源變化情況,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生態研究室自2005年5月起,在珠江下游肇慶江段設置固定監測站點,開展了漂流性魚卵、仔魚的周年動態監測工作。13年的監測數據表明,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盡管珠江于2011年開始實施禁漁期制度,2017年延長了禁漁期,但珠江干流的魚類補充資源總體呈嚴重下降趨勢。
2006~2018年中,魚類補充群體的總體態勢有三個周期,2007年之前為第一周期;2008~2011為第二周期;2012到現在為第三周期。第二個周期補充量最小值為1620億尾(粒),從該周期的最高值至最低值所經歷的時間為四周年,然后呈現上升趨勢;第二個周期至目前最小值為1660億尾(粒),該周期從最高值至最低值已經歷六周年仍然未出現上升,仍呈持續下降趨勢。
2006~2018年中,四大家魚補充群體的總體態勢進入第四個周期的初期。2007年前為第一周期;2008~2011為第二周期;2012~2017為第三周期;2018~進入第四周期,下降趨勢令人擔憂!
通過對13年監測數據的初步分析發現:四大家魚及魚類補充群體總資源的回升周期延長,預示江河漁業資源持續下降的態勢加劇。在周期性動態變化中,各周期的最高值、最低值均處于下降狀態。珠江漁業資源保護需要更多的關注和行動。

圖1 水壩與監測位點

圖2. 2006-2018年流經珠江下游肇慶斷面魚卵、仔魚總量變化

圖3. 珠江下游肇慶斷面四大家魚苗量與相對多度變化趨勢

表1. 總補充群體周期性補充態勢

表2. 四大家魚周期性補充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