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8日,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秘書處組織專家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乳源瑤族自治縣畜牧獸醫水產事務中心、廣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乳源瑤族自治縣一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共同申報的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新品種進行了現場審定。
現場審定會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王建波副處長主持,專家組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鄒桂偉研究員和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羅永巨研究員組成,桂建芳院士任專家組長。專家組首先實地查看了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新品種稻田養殖情況,進行了現場隨機抽樣測定,同時查驗相關材料,并考察了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和中沖富民蔬菜專業合作社稻漁產品展示廳,了解禾花鯉育種、養殖、銷售等情況。在審查會上,該品種育種團隊負責人珠江所朱華平研究員從新品種選育的背景、目的、技術路線、選育結果以及中試推廣應用情況等方面向專家們進行闡述與匯報。通過聽取工作報告以及結合現場的實地考察、現場抽樣測定,專家組充分肯定了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的育種成效。經過質詢和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符合《水產原、良種審定辦法》相關要求,同意通過現場初審,并提交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乳源瑤族自治縣縣委常委秦正京、縣農業農村局和大橋鎮主要負責人、珠江所副所長朱新平和科研處林明輝處長以及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育種團隊成員等參加了審定會。
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是由珠江所朱華平研究員課題組牽頭,聯合乳源瑤族自治縣畜牧獸醫水產事務中心、廣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等4家單位,通過產學研合作模式,對華南鯉開展連續5個世代選育而成的遺傳性能穩定的新品種,暫定名為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該品種體型短圓、尾柄較短、跳躍逃逸能力弱,適合在稻田中養殖,具有生長快、成活率高、規格整齊等優點,而且魚骨較軟、肉質嫩滑,現已在廣東、湖南、貴州等地區示范應用推廣,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市場認可度高,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該品種的育成對促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實現產業扶貧和全面小康目標等均具有重要意義,是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據悉,禾花鯉“乳源石鯉1號”是目前我國第一個申請新品種審定的禾花魚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