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種業是水產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命脈,水產種業科技創新牢固支撐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大國地位。為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加強種業創新攻關,發掘優異基因資源,研發先進育種技術,創制優異種質,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水科院于2021年啟動種業創新攻關計劃,設立強種工程、培優工程和趕超工程,珠江所有6個物種列入計劃,其中草魚列為培優工程。圍繞草魚速生與低脂型優新品系培育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在原有長江、珠江流域等10個不同地理來源草魚種群基礎上,進一步系統調查了湖北、湖南、江蘇、江西、浙江、河北、陜西、廣東等8個省份的養殖或野生種質資源,擴充了種質資源庫;建立草魚種質資源的遺傳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群體的遺傳結構和群體間的親緣關系。

圖1.草魚種質資源收集
二是通過比較測定不同地理種群后代的生長性能和不同種群間雜交子代生長性能,獲得3個在生長性狀上有明顯優勢的地理種群和2個雜交優勢組合;據草魚成魚個體大、性成熟周期長、選育和繁殖場地設施要求高等特點,確定和實施了以BLUP家系選育為主,結合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雌核發育技術進行綜合選育的方案;開發出避免草魚近親繁殖的微衛星標記技術和操作軟件;挖掘出一批與生長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

圖2.草魚育種基礎群體構建
三是以速生為主要目標性狀,開展新品種(系)選育工作。采用家系選育策略,基于BLUP法估計體重性狀育種值,選留后備親魚近千尾。2021年完成F3代苗種繁育,F3代選育家系生長優勢顯著,生長速度提高29.2%。

圖3.草魚速生新品系選育
四是以“低脂-型優”為目標性征開展新品種(系)選育工作,在速生選育工作的基礎上,利用快長選育系F2代性成熟親本,以腹脂率和矢狀面體型為性狀評價指標,采用后裔測定與家系選擇,開展“低脂-型優”草魚新品系培育,目前已獲得穩定的“低脂-型優”F3代選育家系;經15個月養殖,草魚速生選育系F3代比非選育群體長速提高20%以上,體型修長,選育效果顯著。

圖4.“低脂-型優”草魚新品系選育
五是創建基于速生F3代品系優質種苗、科學免疫和科學足量投喂優質飼料為一體的生態高效健康養殖模式,通過投放優質種苗、科學免疫、定期生態及水質調控、科學管理(強烈增氧、強保健、強投喂)等系列措施實現了全程不消毒、不殺蟲,草魚養殖成果率達到了90%以上,畝產萬斤。

圖5.草魚生態高效健康養殖